瑞士现代主义画家

番红花前的自画像, 1913年, 硬质纤维板油画, 35 x 35 厘米

番红花前的自画像,1913年

这幅 1913年的自画像 展现了艺术家 37岁 时的面貌。当时,安德烈·埃瓦尔正处于一个 过渡时期,他试图 摆脱新艺术风格元素,并寻求一条 独特的抽象艺术之路

尽管构图呈轴对称,并 强调几何形状,但背景中的 新艺术风格番红花草地 却以装饰性的方式呈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 高度风格化的自然原型。它描绘了一片平铺的草地,上面有白色、黑色和蓝色的番红花。这幅作品主要采用 柔和的色彩,唯独他 黄红色的面部 显得格外突出。

前景中对称的自画像呈现出几何形状:平面化的胡须形成一个 三角形,而 圆顶礼帽 则呈现半球形弧度。因此,这幅自画像在 差异绘画般立体 的眼鼻部分与 几何化 的胡须和帽子之间形成了一种。这种指向 立体主义 的几何化处理,让人想起 塞尚 1904年的著名论断:自然界中的所有形式都可以归结为球体、圆锥体和圆柱体。”

埃瓦尔本人似乎在此处特别 重视 几何化:半球形的帽子显然悬浮在艺术家的头上,并且对于他的头部来说太大了。帽子上的宽阔黑色条纹尤其突出地强调了这种半球形。同样,他的三角形胡须也通过几乎不自然地明亮的白粉色颈部形成了独特的对比。这一点也因黄红色面部肤色与颈部肤色不符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尽管衣领和肩部呈现轴对称,但艺术家颈部的蓝红色领结打破了这种对称。埃瓦尔 严肃 地从画中直视观者,仿佛在邀请观者深入探究画作的构图。
事实上,这幅作品预示了埃瓦尔绘画中 即将到来的构成主义,该风格在近十年后,于1923/24年的“玫瑰系列”中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