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们向您介绍一幅静物画,其中融合了安德烈·埃瓦尔德的抒情风格和构成主义风格。从 1932 年到他去世,埃瓦尔德在他的创作中,对具象风景画(显示具象风景)、静物画(显示静物画)和具象抽象表现(显示抽象构图)给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两个画面层次。一方面,窗外是色彩斑斓的花卉世界,完全符合他抒情风景画的风格。另一方面,室内空间由几何形状构成,并被盆栽植物和画面左侧的窗帘所打破。
植物和窗帘中圆润、有机的轮廓,以及直线和几何形状在此形成鲜明对比。观者会感到困惑,因为一方面几何背景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另一方面主要图案——一株有机植物——却被置于前景。
窗帘的构图隐约让人联想到“交响曲”系列作品,而植物的形态则带有野兽派的特征。它与窗帘形成对比,表面上是为了平衡画面元素,但这种平衡却因透视的瓦解而动摇。
右侧通过对角线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假象的中心透视,其消失点本应位于窗户之内。然而,实际上很明显,画面并没有消失点——即所有线条汇聚的一点——因此也不存在中心透视。这种矛盾以及植物靠右的布局,给画面带来了不安感。观者不知该将目光投向何处。
另一个让观者感到困惑的元素是盆栽植物和窗台的阴影。根据来自窗户的光线入射,阴影本应更陡峭地向后延伸。画面左半部分的基座阴影也不应以这种方式存在。
埃瓦尔德有意运用这些矛盾,无论是为了和谐地平衡画面两侧的黑色色块,还是为了用黑色矩形使画作富有节奏感并赋予其动势。
这种和谐与不安、有机与几何、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张力,可能暗示了埃瓦尔德在此融合的两种风格之间的张力。